2008年九月五號這天,我們提早舉行了本該是在星期六的讀書會

只為了到”歷史博物館”朝聖-驚豔MILLET

在這邊要感謝咱們的總監,為了讓我們避開人潮,犧牲了上班時間讓我們看展

(雖然總監因為時間上的關係,沒能和我們一起進去欣賞畫作)

其實公司同事很早以前就約著要一起去看米勒,只是呀~~因為一拖再拖

想說過了暑假,到了展覽後期,應該就能避開人潮,特地選了在停止的前三天,特別挑了禮拜五,沒想到,還是大排長龍......

 

從門口一路蜿蜒到了裡面還不夠,甚至排到了旁邊的植物園裡,並且繞了好長一段路

看到照片中的人龍了嗎?後面還有一大段呢!

 

雖然一度曾想要放棄,但在經過了兩個小時的努力排隊之後,終於,我們來到了入口處~~

雖然時間已近逼下午,但人潮依舊不減,台灣人真的都好有毅力呀!!

遠遠看到米勒的畫作被高高掛在牆上,有一股說不出的感覺

沒想到,我們真的排到門口了~~~(泣)

雖然知道了人很多,也做好心理準備了,應該會人擠人的

但不知道以後是否能有錢到坐飛機到法國欣賞畫作,於是,還是鼓起了勇氣,走進會場(實在是不能接受人潮擁擠的我呀......)


看畫過程不能稱作愉快,場地與人數實在不成比例,但盡量讓自己沉醉在畫作的世界,不敢說得到啟發,但即使只是像拾穗者撿起細小的稻穗般,哪怕只是一點點的收穫,也讓我們珍惜的放進心靈的口袋。

這幅畫是其中愛瑪莉小姐於整個會場中,最喜歡的一幅

牧羊的少女微低著頭,想著到底是生計還是祈禱,沒有人知道

但卻被她臉上的那一抹祥和神情吸引,看著看著,也不禁讓人平靜

愛小姐喜歡米勒大師畫作的樸實自然、大地色彩

儘管有許多的後輩在後代因田園派的影響也畫了許多的農人、拾穗畫作

但色彩總是過於燦爛

相較之下,米勒的樸實與平淡反而原始的呈現出真正的農家風光

這或許與他出身農家的背景有關,體會自比一般人深刻,而能畫出更為貼近的農家生活

 

而這一幅”晚禱”則為嘛小姐最為印象深刻的

喜歡是因為它的”爭議”性夠強

原始米勒在創作時,想畫的是農民”馬鈴薯欠收”的情景,沒想到完成後

反而讓人感到一股宗教般的祥和平靜,遂於後方加畫一小小教堂

然而語出驚人的達利卻指出,這並不是一幅祈禱的畫作

而是一對夫妻在哀悼他們死掉的嬰孩!

的確,地上本該是收放馬鈴薯的籃子裡並看不清楚裡面的內容物

而且相較於女人的虔誠,男人的姿態反而是雙肩下垂、撫摸帽簷,並不是在祈禱的模樣

這幅畫作眾說紛云,真正的真相已經無從得知答案了

但藝術的有趣之處不就在此?

同一幅作品會因每人的解讀而出現不同的角度

有的乍聽之下還頗有道理,有的則一百八十度顛覆了原有看法而令人毛骨聳然

就像”恐怖格林童話”一般,許多純真的兒歌、童話故事

經由不同的角度解讀,便令人心生疑慮

如同”妹妹背著洋娃”歌詞一樣,”娃娃哭著叫媽媽”

洋娃娃,怎麼會哭呢?

而被這樣爭議性的各種有趣觀點吸引的嘛小姐

這樣的一幅畫作便讓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來說說這幅米勒的拾穗

許多人只知其有名,卻不知為何有名?

其實在米勒的時代,他的畫作並不討好

雖然是開創了畫農家生活首例畫家,有革命性的創新

但他樸實無華的表現方法,並無法獲得官方的認同

當時正值法國大革命落幕,低下階層反抗貴族的戰事剛獲得平息,所以這樣以農民及低下階層為主角的畫作並不討喜

更別論米勒以完全寫實的手法,表現老婦人滿臉的皺紋、工人們的粗糙雙手

那簡直是向古典”美”的權威挑戰

但我們不能否認米勒的偉大

許多在當時受到他影響而開始注勵農家題材的後輩們

雖然稍稍不同的表現手法獲得青睞,但在這些後輩的心裡,米勒卻是他們景仰的對象

果不期然

雖然獲得官方認同的是其他畫家,但真正留名青史而為大師,被人們記著名字的是--米勒!


當然藝術很難評判好與壞

每個藝術品的完成都是令人值得尊敬

在這場展覽裡,雖然觀賞畫作的環境真的很糟糕(主辦單位應該再尋找更適合的場地)

動線設計也讓人傻眼(嘛小姐錯過了看好幾幅畫呀><~~~)

但也的確從觀賞當中得到了許多

包括該以怎樣的角度去欣賞畫作

畫家在畫中想表達的又是什麼

雖然無法在一夕之間變成大師

但能夠多了解一點這些大師所想的

便覺得自己視野又開拓了一些

有了:啊,原來這些偉大的腦袋、眼睛所想所看的,就是這樣呀!

 

站在一幅幅的畫作前

盯著畫中人物的眼

很微妙的

想著或許幾百年前,也有這樣無數的眼睛,以同樣的距離觀賞畫

又或

米勒也曾以同樣的位置,凝視著這張張畫作

 

時光

瞬間彷彿在畫作前,停住了腳步

 

 

 

以上資料、圖片來源:驚豔米勒

(以上敘述純屬個人觀對,如果錯誤,歡迎指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meyo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